【鉴定中药材名】九香虫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蝽科动物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的干燥体。
【药材历史考证】九香虫的始载本草《本草纲目》曰:“九香虫,产于贵州永宁卫赤水河中。大如小指头,状如水黾,身青黑色。至冬伏于石下,土人多取之,以充人事。至惊蛰后即飞出,不可用矣。”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本品相符。
【动物形态鉴定】全体呈六角状长卵圆形,长18~20mm,宽约10mm,褐色带紫红色,有铜色光泽。头部狭尖,略呈三角形,复眼突出,呈卵圆形,位于近基部内侧。单眼一对,橙黄色。喙较短。触角一对,5节,前4节黑色,第5节除基部外为红黄色。第1节较粗,圆筒状,长为第2节之半,其余4节较细长而扁,第2节长于第3节。前胸背板及小盾片均具不规则横皱纹。前胸背板前狭后阔,两侧近乎斜直,前缘凹进,后缘略拱出,中部横直,侧角显著。小盾片大。背翅2对,胸足3对,后足最长,附节3。后胸腹背板近前缘区有2个孔,位于后足基前外侧,能放出臭气。侧接缘黑色,每节中间有暗红黄色斑点,腹部背面为红褐色。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略呈六角状扁椭圆形,长1.6~2cm,宽约1cm。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略有光泽。头部小,与胸部略呈三角形,复眼突出,卵圆状,单眼1对,触角1对各5节,多已脱落。背部有翅2对,外面的1对基部较硬,内部1对为膜质,透明;胸部有足3对,多已脱落。腹部棕红色至棕黑色,每节近边缘处有突起的小点。质脆,折断后腹内有浅棕色的内含物。气特异,味微咸。
【药材显微鉴定】粉末特征:棕红色。①体壁碎片呈深棕色,表面有鱼鳞状突起并有黄色凹窝散在,上有短刚毛着生,刚毛长3~4μm。②横纹肌纤维较多,单个或成束,多碎断呈薄片状,有细密横纹,明暗相间呈波状纹理。③气管壁碎片淡棕色,具棕色螺旋丝,排列呈栅栏状,丝间有淡灰色小斑点。
【生境分布】成虫与若虫均稍有群居性。喜食瓜类作物。在土块、石块下及石缝中越冬。3月上旬出现,4-7月产卵孵化,8月羽化为成虫,10月后越冬。分布于华东、西南及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等地。主产于四川。
【采集加工】11月至次年3月前捕捉,置适宜容器内,用酒少许将其闷死,取出阴干,或置沸水中烫死,取出,干燥。
【饮片炮制】1.九香虫:除去杂质。2.炒九香虫:取净九香虫,照清炒法炒至有香气。
【性能功用】咸,温。归肝经、脾经、肾经。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内服:3~9g,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附注】置木箱内衬以油纸贮藏,防潮、防蛀。
相关推荐:
-
紫菀的鉴别方法
芫花的鉴别方法
泽泻的鉴别方法
泽兰的鉴别方法
旋覆花的鉴别方法
赭石的鉴别方法
鸭跖草的鉴别方法
血余炭的鉴别方法
徐长卿的鉴别方法
紫河车的鉴别方法
益智的鉴别方法
续断的鉴别方法
昆布的鉴别方法
西河柳的鉴别方法
菟丝子的鉴别方法
路路通的鉴别方法
胡椒的鉴别方法
莱菔子的鉴别方法
马勃的鉴别方法
地肤子的鉴别方法
海藻的鉴别方法
海风藤的鉴别方法
鸡冠花的鉴别方法
猪苓的鉴别方法
紫石英的鉴别方法
马兜铃的鉴别方法
柏子仁的鉴别方法
松花粉的鉴别方法
檀香的鉴别方法
猫爪草的鉴别方法
两头尖的鉴别方法
瞿麦的鉴别方法
太子参的鉴别方法
鱼腥草的鉴别方法
知母的鉴别方法
冬瓜皮的鉴别方法